疝氣手術的基本原理是把腸子推回腹腔、高位結紮疝氣袋後,再把腹壁缺陷縫合,或用人工網膜來修補。小孩或二十歲以下之間接疝氣手術只需一種方法即可,即「疝氣袋高位結紮術」。 「直接疝氣」(成人才有)或二十歲以上之「間接疝氣」手術的方法很多,大約可分四大類:
[1]. 「曾氏疝氣手術法」:是目前最新的自體組織修補法,其特色為:採用安全局部麻醉,術後恢復快,也不需導尿;手術時間短,幼童約10分鐘,成人約25分鐘;使用病患自體組織修復,不會有置入異物後的組織反應;手術兼顧簡單,明瞭、縝密,並大幅縮短住院時間(6小時即可出院 ),可迅速回歸正常生活;腹壁修補結構嚴謹,並加強外環及內環的鞏固,使得復發率極低,在0.2%以下。
[2]. 「組織縫合法」:是較傳統的方法,又可分為四、五種以上:「巴西尼氏(Bassini)法」、「古柏氏法(Coopers ligment repair;McVay method)」、「休德氏(Shouldice)法」或其他修正方法。此法較「無張力法」難度高,故醫師的技術好壞有較大的差別,技術好的醫師可使術後再發率降至1%左右,技術不純熟的醫師可能術後再發率會大於10%,故慎選醫師甚為重要。
[3]. 「人工網膜(無張力)法」:即用人工網膜來補疝氣的破洞,此法的好處是,技術性較低,初學的醫師即可做得不錯,復發率亦低(約1~2%),術後疼痛亦低。壞處是:(1)人工網膜對人體來說是異物,萬一感染的話,要重新開刀把人工網膜拿掉,傷口要照顧一個月以上,等癒合以後再重新手術,造成病人極大麻煩;(2)術後較易流血;(3)並非所有的疝氣均適合用人工網膜來補,太大、太小或特殊形狀的疝氣並不適合用人工網膜來補;(4)人工網膜有各種形狀,從平面的,到花瓣型到「工」字型均有,費用從新台幣參仟至壹萬元,健保不給付,需自費。以作者個人經驗,缺口較大的再發性疝氣,使用人工網膜來補較傳統方法好。初次手術則以傳統方法較好,但需找熟練的醫師。
[4]. 「內視鏡法」:方法為先將病患做全身麻醉,再灌二氧化碳進腹腔使其漲大,再於腹部切三個1~1.5公分的傷口使儀器進入腹腔,並於疝氣部位使用人工網膜進行修補的手術。此法因需全身麻醉,且手術時間長達1~2小時,是較危險的手術方式。台灣有些大醫院曾經使用過,但因疝氣手術是一種小手術,用腹腔內視鏡手術法反有殺雞用牛刀之虞.大多已放棄使用。